Notion 时间追踪系统构建日志:从纯文本文档到自动化数据库

2025-08-27

背景

我很久之前开始使用柳比歇伏计时法,我的做法是在notion单独建立一个“日结”页面,通过button按钮生成自定义的模板。最初的系统依赖于每日手动创建 Notion 区块,并且因多种因素偶尔输入的并非结构化文本,因此我把目光转向 Notion 数据库——一个结构化的,功能性强的 Notion 核心功能模块

初始系统:

## 8.26

8.51 8.57 9.50 10.04

- 五、第一类
    - 学习()
    - 工作()
- 二、第二类
    - 思考()
    - 锻炼(节奏光剑14m)
...

这有几个问题:分类维度单一、回顾分析困难、数据处理流程高度依赖手动操作且易出错。升级的目标是解决这些问题,并为未来通过 Notion API 进行数据分析奠定基础


1. 从文档思路到数据库结构

关键在于思维转变:将时间记录从文档(Document)转变为数据(Data)。将所有时间记录条目迁移至一个单一的 Notion 数据库,每个时间片段成为数据库中的一行

数据库结构:

属性名 (Property) 类型 (Type) 目的
活动名称 (Task) Title 记录具体活动
一级分类 (Category L1) Select 定义活动的大领域 (如“价值创造”)
二级分类 (Category L2) Select 对一级分类的细化
标签 (Tags) Multi-select 描述活动属性 (如#输入, #深度工作)
开始时间 (Start) Date 记录开始时间
结束时间 (End) Date 记录结束时间
耗时(分) (Duration) Formula 自动计算时长

2. 每日日志生成

目标:实现点击 Button 生成当日工作区页面,简化日常记录流程

2.1 最终工作流

  1. 柳比歇伏日志 (主数据库): 一个独立的数据库,作为所有时间记录的仓库
  2. 我的日结本 (日志数据库): 一个独立的数据库,用于存放生成的日志
  3. 日结模板 (Template): 在 My Journals 数据库内部创建一个模板,指向 柳比歇伏日志关联数据库视图,并预设过滤器,使其仅显示“创建日期为今天”的记录
  4. 自动化按钮: 在主页页面上创建一个按钮,配置以下动作:在 我的日结本 数据库中,使用上述模板创建一个新页面

3. Notion 日期属性的分钟精度输入

在实际使用中,遇到的一个问题是:在数据库视图中,点击日期属性无法直接输入或修改分钟。

排查过程

  • 检查了日期属性的配置,确认已开启“包含时间”
  • 测试了不同的数据库视图(Table, List, Board),问题普遍存在
  • 发现只有当一个日期属性已经有了具体时间后,再次点击才能进入分钟级别的编辑界面。如果该属性为空,则默认只出现日期选择器

Notion UI 机制: Notion 的日期选择器似乎是上下文感知的。对于一个空的日期属性,它默认用户只想选择日期。只有当属性中已存在时间数据时,它才会提供时间编辑的完整 UI

解决方案

  • 不再记录时间戳,而是手动输入事物所耗时长

4. 统计页面截图

总结

  • 数据优于文档: 为机器分析而设计结构是自动化的第一步。应优先考虑结构化的数据库,而非非结构化的文本文档
  • 分离存储工作区: 使用一个主数据库作为单一事实来源,通过关联视图创建不同的、临时的“工作区”,是 Notion 中一种强大且可扩展的架构模式
  • 理解 Notion 组件: 日结本页面通过链接到数据库,实现了每日添加事物记录的功能